人與物之間的介質,透過大腦感知、傳導進而決策。這其中有相
當大的程度,在所見即所得的瞬間中,我們會去判斷出該如何看
待、使用以及評價所謂的「物」。所以我們去做大量的介質探討
與實驗,然後提出準則以供設計的檢核與評價。
在諸多的探討中,認知能力是一個基礎的行為因子,每個人的認
知能力不同,其背後有相當值得探討的議題,包括大腦發育程度
,後天學習的知識與個人生活經驗等。此後,即是生理行為與習
慣的養成與形成的過程。這部分不僅是認知心理學,同時也牽涉
了發展心理學。
設計往往是在細節中找答案;在別人忽略的地方去找到切入點,
細心加上創意,往往可以得到不錯的發展。但有時候,我們也時
常發現,好看與好用不一定會畫上等號,設計師認為的細節,在
大多數人的眼中是雞肋,是不必要,或是多餘的。這樣的問題,
往往是彼此的心智模型的差異,也就是說,設計者將自己的認知
模式與行為經驗判斷,在不經調查與觀察,而套入物的設計之中
,從而最終出現與大多數人判斷上的差異。
越是簡單,越不需要複雜化,而能將越複雜的,化為簡單,就不
是那麼容易的事。
原寫於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