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設計的迎變與應變

現代設計自1850年起發酵、衍生與發展,一百多年走到今
天,隨著人類文明史的漸進發展,各項科技與發明的誕生
,一路將人類送上不可逆的時代浪潮中。從路線的爭討,
到信仰的執著;從工業技藝的追捧到標準生產的制定;從
供需的失衡到物慾過剩的反省。

一百多年來,我們看見了設計專業的分路進擊,學說的創
造與應用,設計要作為一門科學,或是學問探究,還像是
一顆年輕的新星,需要不斷創建與推翻;需要不斷懷疑與
嘗試,等到在作為普世價值之前,還需要時間的淬煉。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更無法斬釘截鐵的告訴你設計專業會
如何變化,畢竟設計往往是跟變這個字息息相關,一加一
等於二的事情,在設計裡不見得會有相同的答案。要能迎
變與應變,方能所知自己得以仰賴生存的可能與機會。

而設計的本身也在迎變與應變,專業分合進擊的時代漸漸
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整合各專業所能提供的綜效,把目
標真正的放在人的身上,在一件議題上,所探討的可以包
括空間、行為、意識乃至本能及學習。

世界設計浪潮如此,若僅在墨守自己所擁有的方寸之地,
恐怕會給這股無可抗拒的大浪給淹沒。放開眼界,學習迎
變與應變,設計學的未來,需要更多的π型人才。



2018/02/27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防災你我他

近年台灣一些防災的概念除了被提出修正外,相關演習也沒有
少過。國小學童更是人人分發了防災帽,面子足了,理子內是
否切切實實的灌輸到你我腦海中?

日本人習慣天災的平常心,比起我們實在多太多,或許是因為
天災不可測,日本人處心積慮要挽救自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
以不斷灌輸防災觀念、也真正落實於生活之中。時常把最壞的
情況設想出來,然後除了坦然面對之外,我們平常還能夠做什
麼、落實哪些可以防範未然的事情,日本人大概是這樣的心情
在面對每一天吧?

來自韓國的防災包設計,時尚感一百,但似乎跟專業的防災包
內容裝備有些出入,設計師們,大家可以好好想一下,這才是
真的解決問題的社會設計啊!



2018/02/07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竹編的創意美學

大二那年,遇上九二一大地震,災後也有許多針對災區
重建以及輔導就業等工作坊或教育訓練等,進而衍生出
許多針對在地文化或資源素材的文創事業。

受到震災嚴重損害的南投竹山,正因為產竹而得名,那
時學校老師們也時常斗六與竹山往返,輔導當地業者做
相關文創產品設計開發。除了可藉由當地的傳統文化素
材孕育新的創意產業外,也可幫助當地受災居民有更多
就業的機會。這樣一魚兩得的工作,實在也是美事一樁。

也因為這樣的環境背景,促使鹿谷竹工藝協會的成立,
間接地讓也許秋霞女士踏上了創作之路。無師自通下,
因興趣而堅持,讓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發現與改變


竹編也可以很時髦!南投「璞竹工坊」職人許秋霞用編竹與茶花對話

201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