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美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美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文創啊,文創

關於文創,一言難盡,要說清楚可能需要一篇十頁左右,字級12,不雙排
的論文。問題是,寫出來有什麼用呢?簡言之,不懂文創的人,不是被呼
攏,跟著好棒棒,不然就是從頭到尾跟著嗤之以鼻,不置可否。 

世界經濟在轉型,一九八零年代的英國,是世界上設計師及設計產
業密度
最高
、發展最蓬勃的國家,這一切都要拜柴契爾夫人的決策之賜,當然還
有大
環境整體供需蓬勃的背景因素。可為什麼後來沒有持續發展下去?請
記住
,沒有恆久不變的經濟體環境,供過於求是必然發生的情況,當然,
人心
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千年,英國經濟政策擬定新方向,推出了「創意產業」,圖
的也是希望
將八十年代的經濟榮景再次複製一遍,拯救停滯的英國經濟。那時正是網
路泡沫,亞洲金融風暴也剛過不久,大家正想著,我們到底要往哪裡去才
好,於是就紛紛把取經地點轉向英國,看見了「創意產業」的政策推行。
幾乎垮台的韓國
卻慧眼獨具,傾全國之力,全力發展數位內容產業,現況
如何,大家都已經清楚了。

台灣呢?在當時的扁政府的行政院,不知道是哪個異想天開的
人才,偏偏
發明了舉世獨有的「文化創意」這四個字,將把文化跟創意結合在一起,
甚至當時的行政院擬定了「挑戰二零零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將所謂的
「文化創意」產業列入重點項目之中。後來呢?大家也都知道了。

既然頭都洗了,政黨輪替後,只好去落實,卻不去重新檢討思
考到底有沒
有缺陷、有沒有盲點。為了呼應各界期待《大概就是前面所提,跟著好棒
棒的人》,文化部成立了,爾後的文創法的立法,正好落實吳念真等人的
不齒,然後切切實實,落入知法玩法的文創掮客手裡,而他們的背後正是
一家又一家擁有過億資金的財團,以成立文創公司或子公司為前提,透過
專業文創掮客,把政府資金一筆又一筆的挖進公司內。從貪得無厭的小怪
物,如今可能已變成一隻巨獸,吞噬著政府挹注在文化部的年度預算,而
真正需要的人,早已被邊緣化。

二零零三年,時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育文化組政策委員的
漢寶德老師
,曾寫了一篇「藝術教育救國論」,呼籲政府既然要推動所謂的「文化創
意」產業,就必須將美育、藝術教育從新、從基層好好扎根,將全民整體
美學的素質拉升,才有機會去推動。我們似乎沒有辦法做到裡面 的一丁點
改變,甚至去吸取推動過程的諸多教訓,這是我個人 感到汗顏與慚愧的地
方。 

到今天,智育依舊掛帥,學校與家長為了學生的升學成績,在乎是否有好
學校念,於是還是努力提升智育 。而美育就成為敷衍的培育項目,甚至,
我相信到現在還是有學校會借美育課程時間來進行智育的考試或補救教學。

區區在下我一鄙俗之人,僅是簡短引言與感慨之抒,一不小心
都超過千字
表述,但實則只不過狗吠火車,難有發揮作為。而這樣的表述內容也不是
第一次發表,同樣的話,一講再講,大概也是心有不甘或恨鐵不成鋼的心
情在作祟吧。想起漢寶德老師過去不斷著書呼籲,甚至在病中到離開人世
前 ,念茲在茲的還是這個「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要走的正確方向。眼
著這高速行駛的火車已經失速、瀕臨出軌,卻總無可奈何,就願天保佑吧!



2015/12/02



背景新聞:

吳念真談文創 政府頭殼壞去啦!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


延伸閱讀:
藝術教育救國論 【 2003.6.3、6.4/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